美育不仅仅是传授艺术技能,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通过美育,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在必威BETWAY官网博雅教育的理念下,《油画鉴赏与实践》课程作为人文艺术板块的通识选修课程,承载着树立学生全球化视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重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理解油画作品的情感表达功能,本课程在十月的第八个教学周以“对画:油画作品的文化与情感表达”为主题开展了特色教学课堂,旨在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带给学生跨文化的情感共鸣。
本次特色课堂希望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与油画作品展开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汇,建立学生与艺术作品的情感纽带,更深刻的理解艺术对陶冶情操和温润心灵的重要作用。同时,本节课将艺术与社会学、伦理学和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知识相结合,带领学生感受艺术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

一、激趣导入,创意游戏
课程伊始,刘炎老师利用“我画你猜”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把握《蒙娜丽莎》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为后续内容做铺垫。随后教师围绕学生了解的名画作品展开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美术欣赏知识分析画面,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画家故事自然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人物的情感。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绘画艺术家的经历、情感与思想的结晶,而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绘画作品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密切联系。

二、情景扮演,时空交流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情境扮演的形式实现学生与画中人物跨越时空的对话。刘炎老师先利用AI技术让名画动起来,借助达芬奇的口吻介绍《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背景,邀请学生探寻画面中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意想象能力。紧接着教师根据《最后的晚餐》的背景故事开展剧本杀互动,有序引导学生扮演画面中的人物,模仿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并且带入角色发言,展开画面的故事,其他观众也可以向扮演的同学提问,猜测画面中不同人物的身份。通过互动讨论,同学们能更深入理解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翻转课堂,创意表现
紧接着,同学们结合课前积累开展翻转课堂,站上讲台向同学们分享对经典油画作品的理解。马淑彦同学分享的是爱德华·霍普的《夜莺》,他从画面中人物的身份和表情出发,结合珍珠港事件的时代背景,带领我们感受画面中压抑空虚的氛围。马萌萌同学通过《撑伞的女人》这幅作品,介绍了画家莫奈为病重的妻子创作这幅作品的背景故事,结合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诗句,带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视觉笔记”的形式将本节课欣赏的作品进行艺术表达,并回顾了整堂课的收获与感悟。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课堂,他们不仅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欣赏了众多油画作品,感受了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更认识到每一幅画作都是艺术家的经历、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心灵深处未曾言说的秘密,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窗口。通过本节课,学生实现了与油画作品跨文化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