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领域,创新的教学方法如繁星般闪耀,为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其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以其独特的游戏教学法,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与心灵探索的趣味之门,在乐学乐教的校训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之欲和教师的育人之忱。
一、探索潜意识的 OH 卡即兴创作
在“潜意识”章节的教学中,OH 卡成为了打开学生潜意识大门的神奇钥匙。课堂上,王乐传老师将印有模糊图案的 OH 卡分发给学生。通过几轮明抽和暗抽,留下一张感受最深的卡片,并根据自己内心的第一反应,即兴创作绘画。这一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灵的冒险,学生们有的从一张描绘神秘森林的卡片中,联想到自己童年时期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好奇;有的则从一张微笑的人像卡片,挖掘出内心深处对人际关系的期待。在分享环节,学生们认真倾听彼此的故事,潜意识在游戏中被看见,也被治愈着。OH卡绘画的方式,不仅让抽象的潜意识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更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探索自己内心未曾被察觉的角落,激发出自我探索的意识。

二、“Yes,and”—— 打破沟通障碍的魔法游戏
在“语言与沟通” 章节中,为了构建积极的沟通氛围,增强人际关系,通识促进创造性思维,基于“Yes,and”原则的一系列语言游戏为这一章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游戏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词语联想”、“单句故事接龙”和“胡诌百科”,难度循序渐进,学生们分组上台开启一场充满创意和挑战的语言与沟通之旅。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学生们快速思考和积极回应,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学生们在沟通中尊重他人的想法并积极拓展思路。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了积极沟通的力量,从最初的羞涩和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妙语连珠、创意无限,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沟通乐园。

三、翻转课堂与小组 PK —— 学习 “学习” 的新路径
在 “学习”的章节,翻转课堂与小组 PK 的结合成为了一大亮点。课前,王乐传老师精心准备了课件、视频和文章素材等学习资料,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小组,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激烈讨论,老师在必要时提供辅助和指导。随后,便是扣人心弦的小组 PK 环节,每个小组需要分享各自流派观点并回答与学习相关的现实应用问题。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求知的探索者,老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则扮演着引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本节课的活动形式也恰恰体现了本章的课程目标之一,即现实学习中的策略——“主动学习”。


四、“我画我猜”—— 让记忆变得生动有趣
记忆一直是心理学中引人入胜的话题,而 “我画我猜” 游戏则将记忆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与热门游戏“你画我猜”不同的是,学生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根据老师的提示词画出相应图案,随后由自己猜出画中的图案。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活动先通过组内竞赛选出一名代表,然后进入组间竞赛。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记忆、形象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游戏之后,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复盘,在游戏中涉及到的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包括多重记忆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和联想、线索提取、整合记忆碎片等,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对记忆内容进行了多层次的加工,使得记忆更加深刻。通过游戏环节,原本枯燥的记忆过程变成了一场充满创意和欢乐的挑战,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对记忆心理学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求知的热情在游戏中被进一步点燃。


这些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让《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不再是单调的说教,而是一场场充满惊喜和收获的未知旅程。在乐学乐教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表达与沟通以及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