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美丽和喜悦。无论是大自然的色彩斑斓,还是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色彩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着我们的心灵。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不同艺术媒介的色彩表达,《油画鉴赏与实践》课程于4月8日在育英书院209举办特色双师课堂,美术学背景的刘炎老师与传播学背景的李子一老师围绕“不同艺术媒介中的色彩语言”这一主题,引领学生深入探讨色彩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内涵。

情境互动 初探色彩的基本原理
课堂伊始,刘炎老师通过色彩碰撞的调色实验导入课程,同学们通过混合纸杯中的不同颜色,感受色彩的变幻莫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概念,随后将三原色与中国传统正五色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方色彩体系的异同,理解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倾向。紧接着李子一老师引导学生带入感情发展的情境,结合电影画面启发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倾向,引起学生积极地讨论与分享。这种科学实验和情景互动的方式,能够让同学们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自身经验切入知识点,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调和的千变万化,为后续深入探讨色彩的情感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


案例分析 油画与电影的色彩密码
随后,李子一老师通过分享《爱乐之城》《红高粱》《泰坦尼克号》等经典电影,带领学生感受电影中的色彩美,理解不同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同学们借助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电影画面和色彩推断电影的主题,发现了红色可以表示亢奋、血性和反抗,蓝色代表忧郁、冰冷和冷静,黄色代表爱、温暖和家庭。直观感受色彩对增强电影的情绪感染力和主题表现力的突出作用,激发了同学们对色彩与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
刘炎老师带领学生对比探究莫兰迪和梵高的油画作品,感受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对表达画家情感的突出作用。同学们尝试调和出艺术家笔下的色彩,仿佛穿越时空,与莫兰迪和梵高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韩泽浩同学发现莫兰迪通过降低色彩纯度呈现出高级的质感,感受到莫兰迪作品中淳朴、舒缓、内敛的气质。管荣同学指出梵高笔下的色彩鲜艳浓烈且对比强烈,能感受到梵高对生活的挣扎和热爱。可见同学们对色彩在油画中的运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

艺术实践 色彩的创意构成表现
在实践环节,刘炎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头脑风暴,讨论如何用色彩表达“酸甜苦辣”。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讨论,碰撞出很多创意的火花,并借助AI绘画辅助创意的转化。随后同学们以油画为表达的媒介,全神贯注,沉浸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通过灵动流畅的线条和巧妙多变的色彩将灵感呈现于画布上,通过色彩的叠加与调和重构经典名画或者电影形象,表达自己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创意。


展示评鉴 多元化互动评价总结
课程在展示评价中接近尾声,同学们用学习单梳理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并且踊跃上台阐述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表达方式。同学们的互相点评也非常精彩,既毫不吝啬地赞美了分享者的艺术创意,又真诚地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有效建议,展现出扎实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两位教师也从通识素养的角度出发,赞扬同学们新颖的创意和细致的表达,同时鼓励大家灵活运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创造美的心灵,善于表达美的独特思维和善于实践美的灵活双手,探索色彩在生活中的多种可能。


必威BETWAY官网通过双师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多元认知视角。此次双师授课借助AI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从电影和油画两个视角感受色彩的视觉语言,借助跨学科思维探索艺术与文化、生活、时尚、创意、科技、情感及社会的多维关系。同学们在创意情境和经典案例中直观地感受色彩的艺术规律,在合作探究和实践体验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和创意表达的能力。